《危险边缘》(Jeopardy,一档智力竞赛电视节目)以用鸡毛蒜皮的小问题难倒观众而闻名——从丹麦国王到达摩克利斯,任何问题都可能会问到。
获得《危险边缘》冠军的人往往头脑聪明、无所不知,他们花了一生的时间积累了海量知识,对任何话题都能给出答案。
为了参加《危险边缘》而学习,你可能会觉得,这项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,因为你需要去学习几乎所有领域的知识。
罗杰·克雷格(Roger Craig)累计赢得近20万美元,创下了五连胜的最高纪录。为了积累所需的各个领域的知识,有朝一日打破纪录,他决定对自己获取知识的方式进行严格的分析。
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,他决定从每期直播的《危险边缘》智力竞赛节目中下载成千上万的问题和答案。在几个月的空闲时间里,他就这些问题对自己进行了测试。当他要上电视的时候,他积极地对自己进行全天的密集测试。
他使用文本挖掘软件将问题分类成不同的主题,比如艺术史、时尚和科学。他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描绘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。
文本挖掘软件将不同的主题分开,他将其可视化为不同的圆圈。图中圆圈的位置显示了他对这个话题的了解程度——越高就意味着他对这个话题了解得越多。
圆圈的大小表明了这个话题出现的频率。更大的圆圈表明这个话题出现得更频繁,因此可选择进一步练习。
尽管节目中的问题多样,随机性较大,但他还是发现了隐藏的模式。节目中的某些线索是“双倍积(扣)分制”,选手有可能将分数翻倍,也可能会将分数全部输掉。
这些极有价值的线索似乎是随机放置的,但克雷格在电脑上动动手指点击鼠标,就可以分析在整个《危险边缘》的节目档案中,这些线索大致会出现的区域。
选手可以通过在不同的主题类别之间来回作答,专注于有效线索来进行“双倍积(扣)分题”的训练,摒弃传统练习方式,即坚持回答完一个类别内的所有问题。
克雷格还发现了问题类型的趋势。尽管《危险边缘》智力竞赛节目可以就任何话题向你提出问题,但节目的设计是为了娱乐国内观众,而不是挑战竞争对手。
根据这一推理,克雷格发现,他可以心存侥幸只研究某个类别中最著名的小问题,而不是深入研究任何特定的方向。如果主题是一定的,他知道问题大概率会针对其最有名的例子。
通过分析自己在这类问题上的弱点,他能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积累才能更有竞争力。例如,他发现自己在时尚方面很弱,于是就集中精力更深入地研究这个话题。
来源:《超级学习者》